鼻前庭囊肿主要是指位于鼻前庭底部的皮肤下部,上颚骨牙槽突前面软组织内的囊肿。这种疾病在患病的早期并不会出现明显症状,如果鼻囊肿慢慢的长大,一侧鼻翼附着处、鼻前庭内或者梨状孔的前方就会出现隆起现象。女性多发,30~50岁年龄多见。本病主要通过手术治疗,经手术囊肿摘除后,一般创口愈合,肿胀消退,复发少,患者不必过于担忧。
鼻前庭囊肿主要是指位于鼻前庭底部的皮肤下部,上颚骨牙槽突前面软组织内的囊肿。这种疾病在患病的早期并不会出现明显症状,如果鼻囊肿慢慢的长大,一侧鼻翼附着处、鼻前庭内或者梨状孔的前方就会出现隆起现象。女性多发,30~50岁年龄多见。本病主要通过手术治疗,经手术囊肿摘除后,一般创口愈合,肿胀消退,复发少,患者不必过于担忧。
鼻前庭囊肿病因主要有两种学说,包括腺体潴留学说、面裂学说。本病好发于40~50岁的中年女性,暂无明确诱发因素。
该学说认为本病与鼻腔底部的黏膜腺腺管因各种因素作用而出现阻塞,并因此出现腺体分泌液潴留,潴留的分泌液积聚,最终导致本病有关。
该学说认为鼻突内侧、上颌突及外侧鼻突交界处残留的胚性上皮残余可因各种因素作用而激活,并大量增殖、分裂,最终诱发鼻前庭囊肿。
鼻前庭囊肿患病女性人数多于男性患病人数,一般在30~50岁发病,目前缺乏具体的流行病学数据。
本病流行病学显示发病年龄多在30~50岁之间,尤其是40~50岁女性多见。
鼻前庭囊肿主要的症状为鼻前庭部位隆起、通气不畅,部分患者可在合并感染时出现鼻部肿胀、疼痛的表现。本病可并发面部畸形、鼻塞、脓肿等。
囊肿生长缓慢,早期多无症状。随着囊肿逐渐增大,一侧的鼻翼附着处、鼻前庭内或梨状孔的前外方等处日渐隆起,可有局部胀感或胀痛感。如合并感染则迅速增大,局部疼痛加重,可伴有病侧鼻塞。
鼻前庭囊肿长期未得到有效治疗,囊肿较大时可引起面容改变,甚至面部畸形。
鼻前庭囊肿引起的鼻塞多为进行性加重,可以出现鼻腔流黄水样分泌物。
本病长期刺激可诱发感染,感染治疗不及时可并发脓肿,严重者需要进行引流。
鼻前庭囊肿患者如出现鼻部隆起、膨胀感或通气困难,需要及时到耳鼻喉科就诊,通过体格检查、CT检查、穿刺液检查确诊病情。本病需要与急性上颌窦炎、面部蜂窝织炎进行鉴别。
出现鼻部隆起、通气不畅,需要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一步检查。
鼻部肿块迅速增大、有黄色脓液流出,需要及时就医。
本病患者优先考虑去耳鼻喉科就诊。
之前是否出现类似症状?
现在症状都有什么?
鼻子出现的不适症状持续了多久?
轻轻按压鼻子的部位是否会出现疼痛?
之前使用过什么药物治疗吗?效果如何?
局部可见一侧鼻前庭外下方、鼻翼附着处或梨状孔前外部有隆起,囊肿较大者可使鼻唇沟消失,上唇上部或口前庭等处均有明显膨隆。
通过CT检查查看梨状孔底部是否出现异常情况,判断患者是否患有鼻前庭囊肿。
通过穿刺液检查进行分析,明确诊断,通常本病患者可抽出透明、半透明状液体。
联合触诊是戴手套或指套的一手指放在口前庭,另一指放在鼻前庭,行口前庭-鼻前庭联合触诊,可触知柔软面有肿块,如有感染则可有压痛。
患者鼻部前庭部位或者鼻翼附着处出现隆起现象,伴有通气不畅。鼻前庭触诊发现病发部位有柔软、具有弹性、可移动的无痛性半球形囊性包块,穿刺可抽出透明、半透明或浑浊如蜂蜜样液体,大多无胆固醇结晶。X线平片可见梨状孔底部有一浅淡均匀的局限性阴影,无骨质及上列牙的病变。囊内造影可显示囊肿大小、形状和位置。CT检查可见梨状孔底部局限性类圆形软组织影。
鼻部牙源性囊肿与鼻前庭囊肿一般可从致病原因、好发部位、临床特点鉴别。鼻前庭囊肿的致病原因主要是胚胎发育异常或腺体潴留,鼻部牙源性囊肿主要由牙畸形发育或深度度龋齿所致。鼻前庭囊肿好发于鼻前庭底部或鼻翼根部,鼻部牙源性囊肿好发于上颌骨内或上颌窦内或上颌牙牙根部。鼻前庭囊肿一般检查可见鼻前庭、鼻翼根部等处隆起,牙齿齐全,鼻部牙源性囊肿一般检查可见面颊部隆起,有缺牙或龋齿。鼻前庭囊肿囊肿穿刺可见囊液呈黄色、棕黄色或琥珀色,大多不含胆固醇结晶,鼻部牙源性囊肿穿刺可见囊液呈姜黄色、酱色、黑或黄褐色,含有胆固醇结晶。鼻前庭囊肿囊肿影像学检查可见无骨质破坏,与牙齿无关,鼻部牙源性囊肿可见上颌窦底璧可被推移,骨质被吸收破坏,可囊内含牙。
鼻前庭囊肿目前主要通过经唇龈沟进路行鼻前庭囊肿切除术、经鼻内进路行鼻前庭囊肿揭盖术、鼻内镜下经鼻行鼻前庭囊肿完整剥除术等手术治疗,本病治疗周期约为1~2个月。
本病无有效的药物治疗,术后可使用头孢拉定预防感染。
此术式较为方便,且效果较好,但病情易复发,术后存在麻木感以及短期进食不便的症状。
此术式时间较短、恢复快,适用于囊肿较大的患者。
此术式效果较好,且脓肿较小的患者也可行此术,但此术的风险较大。
鼻前庭囊肿患者通过积极治疗,可以得到治愈,但是严重患者可能会出现鼻中隔穿孔、牙齿麻木的现象,所以患者一般需要在1个月左右进行复诊。
本病通过积极手术治疗可以治愈。
本病积极治疗一般不影响自然寿命。
患者需要在一个月内前往医院复诊一次,可进行影像学检查。
患者在进行手术治疗之后,应当食用低脂肪、低蛋白、低热量饮食,禁止喝酒或者食用菌变发酵的食品,因为这些食物会刺激或者加速囊肿的复发。
鼻前庭囊肿术后要注意保持鼻腔的清洁和卫生,避免伤口撕裂以及适当休息。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本病患者日常需要注意防止感染。
患者在手术后的恢复期一定要保持鼻腔的清洁和卫生。
面部表情不应当过大,避免造成伤口撕裂的现象。
适当休息,不必过于担心。
术后不要反复挤压、触碰鼻腔,以免造成感染,加重疾病。
患者应关注自身的恢复情况,体温的变化,如出现异常应及时通知医生,避免出现感染等不良反应。
鼻前庭囊肿无明确的诱发因素,因此无法有效预防,主要是日常注意规律作息、健康饮食、定期体检,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可以避免疾病进展,预防严重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