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睫是指睫毛向后方生长,以致触及眼球的不正常状况,严重者可造成角膜损伤。生长方向异常的睫毛,尤其是倒向角膜表面生长的睫毛,不但经常摩擦角膜上皮,引起异物感、怕光、流泪等症状,长期刺激可导致角膜损伤、角膜云翳、斑翳,影响视力。
先天性倒睫多见于儿童,且多发生于下睑的内眦部位。大多由内眦赘皮牵拉,眼睑眼轮匝肌过度发育或睑板发育不全所致。有些婴幼儿比较胖,加之鼻根发育欠饱满,鼻根部很平,加上伴有内眦赘皮和下睑赘皮,亦可造成下睑内翻。
可能是阵发性的,也可能持续很长的一段时间。痉挛性眼睑内翻常见于眼部急性炎症、损伤或者内眼手术,因为刺激引起眼轮匝肌特别是近睑缘的眼轮匝肌纤维反射性痉挛,导致睑缘内卷而形成眼睑内翻。
睑内翻倒睫多出现于中老年人。退行性睑内翻又称慢性痉挛性睑内翻或老年性睑内翻,多发生于下睑。
瘢痕性睑内翻由睑结膜及睑板瘢痕收缩牵拉,引起眼睑倒向眼球,上下睑均可累及。主要是沙眼瘢痕、结膜烧伤、化学伤、结膜天疱疮以及白喉性结膜炎等疾病均可引起。
不同的年龄阶段引发倒睫的原因是不同的,主要包括遗传、感染因素。儿童主要是因为发育问题,可合并内眦赘皮或下睑赘皮,成年人主要因为眼睑痉挛或者眼睑炎症、外伤等原因导致。
能引起睑内翻的各种原因,均能造成倒睫,如睑缘炎、睑腺炎、睑外伤或睑烧伤等,由于睑缘部或眼睑瘢痕形成,睫毛倒向眼球,造成倒睫。
该病情临床上较为常见,各年龄段均可发生倒睫的症状,儿童主要是因为发育问题,可合并内眦赘皮或下睑赘皮,成年人主要因为眼睑痉挛或者眼睑炎症、外伤等原因导致。具体的发病率等无明确的数据。
一些患儿特别肥胖,眼睑发育有反向的内眦赘皮,可以使睫毛生长方向不向外生长。
倒睫往往和眼睑出现了瘢痕有关系,比如说有外伤,或者长期有沙眼的患者,老年人眼睑有这种瘢痕,或者眼睑退缩都可以引起睫毛向内生长。
倒睫表现为眼痛畏光、流泪和异物感。少则一两根,多则所有睫毛均朝向眼球摩擦角膜,睫毛长期摩擦角膜,可导致结角膜损伤。此病情可并发结膜充血、结膜炎、角膜炎以及弱视。
倒睫多少不一,有时仅1~2根,有时全部向后或不规则生长,触及眼球、角膜,患眼疼痛流泪,持续性异物感。倒睫长期摩擦眼球、角膜,可致结膜充血、血管新生,角膜浅层混浊、角膜上皮角化,重者可引起角膜溃疡。
角膜炎症及瘢痕,如角膜炎、结膜炎,与睑缘内卷、睫毛刺激有关。
角膜溃疡,与睑缘内卷、睫毛致使角膜上皮脱落有关。
日常生活中若长期存在不明原因的眼痛、流泪、异物感等不适,应及时至眼科就诊,一般通过裂隙灯检查即可明确是否存在倒睫。此外,该病还需与双行睫、乱睫进行鉴别。
若长期存在眼痛、流泪、异物感等眼部不适情况,应及时至眼科就诊。
确诊倒睫的患者,若出现眼睛充血、角膜溃疡、视力明显下降等严重情况应立即至眼科就诊。
倒睫患者优先考虑去眼科就诊。
部分患者可至整形外科治疗。
现在有什么症状(如流泪、畏光、眼红、眼痛、持续性异物感、眼部分泌物增多)?
这种症状持续多长时间?
有没有视力减退的情况?
患者之前有没有其他眼部病史?
有没有做过相应的检查?
可见睫毛摩擦角膜表面,角膜改变的程度取决于异常睫毛的数量和角膜耐受程度,患者可能仅表现为浅表性点状角膜炎,也可表现为角膜瘢痕。
未知原因的结膜瘢痕需要进行结膜活检,并做免疫荧光检测以排除眼部瘢痕性类天疱疮。
如果不方面去医院,可以自行检查,检查时可以向下看,如如果睫毛触碰到角膜,可以初步判断为倒睫。
医生通过体格检查发现患者出现流泪、畏光、眼红、眼痛、持续性异物感的症状,睫毛向眼球方向生长,可初步明确诊断。
双行睫是指正睫毛跟后方另外长了一排或者部分睫毛,也就是睑板腺开口或者稍于其后长出,这种异常的睫毛更加细短或者缺少色素,两者可以通过体格检查进行鉴别。
乱睫的睫毛源于睑板腺囊,睫毛的生长方向杂乱,可以接触到角膜,该病多发生于长时间的瘢痕性结膜炎,可以通过体格检查对两者进行鉴别。
倒睫治疗的目的是清除异常的睫毛,解除患者的不适症状。临床中主要根据倒睫的成因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物理按摩治疗、物理拔除、电解治疗、手术治疗等。
本病多无药物治疗。
手术矫正术是要根据倒睫的严重程度以及是否合并内眦赘皮或者睑内翻所施行的一种矫正手术,严重的眼睑闭合不全、急性结膜炎、青光眼发作、溢脓明显的慢性泪囊炎患者禁止手术。手术前一周内,请勿服用含有阿司匹林的药物,患有高血压和糖尿病的患者,初诊时应向医生告知病情,以便大夫确认手术方案,手术前确定无传染性疾病或其他身体炎症,女性术前不要化妆,要避开月经期进行手术。
物理按摩治疗一般用于婴幼儿因眼睑赘皮造成的轻度睑内翻及倒睫,可尝试由内眦到外眦轻压眼睑边缘使睑缘外翻,睫毛在按摩时可脱离刺激眼表。每日按摩后,轻度睑内翻倒睫患者可以恢复。
少量分散的倒睫可通过物理拔除的方法,在裂隙灯下用眼科专用拔毛镊去除。因睫毛可以再生,拔除后3~8周倒睫会重新出现,需注意拔睫毛造成的断端比原来完整的睫毛对角膜的刺激更严重。
电解治疗是治疗倒睫的重要方式,然而电解复发率比较高,电解过程中邻近的正常睫毛也可能受到损害,附近的睑缘组织瘢痕化可能会加重倒睫的程度。
对于高龄和有严重的全身疾病而不能耐受长时间手术的倒睫及双行睫患者,可采用射频刀治疗,显微镜下射频刀治疗倒睫及双行睫,适应证更广泛,成功率高,并发症少,效果好,精细准确,微创安全。
冷冻治疗是大多数病人更喜欢选择的治疗方法。尤其当倒睫是特发的或是倒睫在睑缘呈丛状生长。但会出现一段时间的眼睑水肿、睑缘变薄、干眼症等不良反应。
激光治疗的主要优势是精确,感染和瘢痕等并发症较少,不需要浸润性麻醉,操作简单。但由于激光治疗的范围较大,易出现局部烧灼感和轻微红肿,降低患者特别是老年患者的舒适度及耐受力。因此,激光治疗大量倒睫时予分次分区域治疗,将大量倒睫分解为多次少量倒睫治疗,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和耐受力,并提高一次治愈率。
治疗倒睫的方法很多,单独使用的有效性各异。如果拖延不予治疗,长期对角膜的摩擦和刺激会导致严重后果。通过积极治疗,倒睫的一般症状会明显改善,恢复良好。该病术后不需要复查,只需要定期换药拆线即可。
倒睫经过及时、有效的治疗是可以治愈的。
倒睫经治疗后预后良好,对生命不产生威胁。
该病与饮食关系不大,日常注意平衡饮食即可。
倒睫患者应注意日常用眼卫生,避免过度用眼。行手术治疗后应注意保证术区清洁卫生,定期到医院进行复诊。
倒睫患者在术后,应观察伤口是否疼痛,是否流泪、红肿、有异物感,保证伤口的清洁与干燥,如有异常方向翻卷,导致睫毛向眼球方向生长并与角膜发生摩情况,应及时告知主治医生。
倒睫患者术后,短时间内可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下床活动,晚间应保持足够的睡眠时间。
患者应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防止病情复发。
治疗及术后恢复期患者应坚持使用眼药及服用抗生素,如有不适,需及时就诊。
当出现眼部不适时,要注意进行自检,用手电筒侧照眼睛表面进行观察,如果睫毛接触角膜则考虑倒睫。检查下睑时,患者需向下注视,观察睫毛是否接触角膜,并及时就医检查治疗。
倒睫无法从根本上预防。平时可多注意用眼卫生,出现眼部疾病及时治疗,同时避免不恰当的纹眼线、嫁接睫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