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窒息是指新生儿出生时或生后数分钟,不能建立正常自主呼吸,出现缺氧,并导致全身多器官损伤。由产前、产时及产后等多种因素导致,是新生儿致残和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当患儿出现该情况时,通常会进行复苏方案处理,结合药物治疗,帮助患儿恢复正常呼吸,经过积极有效治疗,该疾病可以治愈,若窒息时间长、程度重可能会影响预后。
新生儿窒息可由多种因素导致,包括产前、产时及产后,但大多数发生于产程开始后。新生儿窒息多为胎儿窒息的延续,窒息的本质是缺氧,凡是影响胎儿、新生儿气体交换的因素均可引起窒息。
有慢性或严重疾病,如严重贫血、糖尿病、高血压等,以及吸毒、吸烟、多胎妊娠等。
前置胎盘、胎盘早剥和胎盘老化。
早产儿或巨大儿、宫内感染、呼吸道阻塞,如羊水或胎粪吸入等。
脐带脱垂、绕颈、打结、过短或牵拉等情况。
头盆不称、宫缩乏力、臀位、使用高位产钳、胎头吸引、臀位抽出术,产程中麻醉药、镇痛药或催产药使用不当等情况。
新生儿窒息是小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各国社会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全球不同国家窒息的发生率存在明显差异,大部分发达国家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发展中国家。
妊娠期患有高血压、糖尿病、贫血等疾病的产妇,新生儿易发生窒息。
新生儿窒息主要症状为胎儿宫内窘迫、窒息,严重时会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等多器官损害。
胎儿分娩出后,面部与全身皮肤青紫色或皮肤苍白、口唇暗紫。
呼吸浅表、不规律,无呼吸或仅有喘息样微弱呼吸。
对外界刺激有反应,肌肉张力好,或对外界刺激无反应,肌肉张力松弛,喉反射消失。
首先出现胎动增加、胎心增快。
晚期则胎动减少,甚至消失,胎心减慢,严重时甚至心脏停搏。
窒息可导致肛门括约肌松弛,排出胎便,使羊水呈黄绿色。
缺氧缺血性脑病和颅内出血,由于窒息缺氧时脑屏障受累,有脑水肿,肿胀的细胞压迫脑血管。
胎粪吸入综合征、呼吸窘迫综合征及肺出血等,由于窒息无法呼吸或发生呼吸紊乱,可致肺组织受损,出现肺出血等。
由于缺氧时影响传导系统和心肌,会出现心力衰竭等症状。
新生儿窒息患者分娩出后,面部与全身皮肤青紫色或皮肤苍白、口唇暗紫等症状时,就要及时就医,促使婴儿呼吸出现,要求在出生后20秒内完成。
检查到孕妇有糖尿病、高血压等的情况下,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一步检查。
婴儿呼吸浅表、不规律时及时就医。
出现胎儿宫内窘迫、窒息的情况,应立即就医。
优先考虑去新生儿科、产科就诊。
出现颅内出血的症状去神经内科就诊。
出现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症状去呼吸科就诊。
孕妇是否有高血压、慢性或严重的疾病?
有没有吸烟史?
腹部有无胀痛?
是否是早产儿?
怀孕之后健康状况是否发生改变?
为最主要的实验室检查,在胎头露出宫口时,取胎儿头皮血进行血气分析,可评估宫内缺氧程度。
出生后因检测血糖、电解质、水尿素氮和肌酐等生化指标,帮助判断窒息的严重程度。
胸部X线可表现为边缘不清、大小不等的斑状阴影,有时可见部分或全部肺不张灶性肺气肿类似肺炎改变及胸腔可见积液等。
检测心脏节律是否存在异常。
根据胎儿出生前后的检查、出生后的表现以及相关的诊断标准,对胎儿进行诊断。窒息评分标准小于7分,出生时有严重的呼吸抑制,无法进行自主有效地呼吸,产妇在生产过程中使用了大量的麻醉镇痛剂等,满足以上条件的可确诊为新生儿窒息。
起病可急可缓,运动不耐受是最常见的首发表现,若未予诊断则可表现为进行性呼吸困难和咳嗽,可伴发热、无力、体重减轻、胸痛、咳血及食欲减退,X先表现为肺气肿和半片阴影,可以鉴别。
多见于足月剖宫产儿,有宫内窘迫病史,常于生后6小时内出现呼吸急促和发绀,但患儿一般情况好,约在2天内症状消失,不会持续呼吸困难。
可见于早产、近足月和足月新生儿,母亲妊娠后期有感染及羊膜早破史,临床发病特点同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细菌培养可显示阳性,可进行鉴别。
新生儿窒息主要治疗方法是复苏,一般采用国际公认的ABCDE复苏方案,主要由产科医生、儿科医师、助产师、麻醉师共同协作进行,患儿生后应立即进行复苏及评估,必须分秒必争。
ABCDE复苏方案:
A为清理呼吸道,吸出口腔内部的分泌物,畅通气道。
B为建立呼吸,增加通气。
C为恢复循环,保证足够心排出量。
D为药物治疗,可注入肾上腺素。
E为评估环境,确保环境是否空气通常。
经过胸外心脏按压30秒后,心率仍<80次/分或为0,应立即给予。
如有急性失血或伴有有效血容量不足的表现时,应给予扩容剂如生理盐水或全血等静脉输注。
应用上述药物之后,仍有循环不良者可用多巴胺静脉点滴,以后根据病情可增加剂量。
该疾病一般无手术治疗。
新生儿预后取决于很多因素,如果新生儿窒息的程度重、窒息时间长,会影响预后,如果上述不利因素相对较轻,可能会没有明显的后遗症,预后会比较好。
新生儿窒息经积极有效的治疗后,可治愈。
若积极治疗,预后较好,不影响患儿寿命。如果预后较差,会缩短患儿寿命,时间也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来决定。
由于缺氧时间持续较长,脑细胞会缺氧损伤或脑细胞死亡,会造成患者智力障碍、癫痫、神经发育迟滞。
家长在1个月后可带患儿去儿科进行复诊,主要复诊项目有血清电解质测定、X线检查、心电图检查等。
新生儿窒息的患儿经科学合理的饮食,可以辅助控制病情,促进疾病康复,并避免再次发生窒息。
所有患儿均早期禁食,根据患儿具体情况决定开奶时间,喂养以母乳最佳。轻度窒息复苏后的新生儿,如反应好,吸吮力好,可直接喂母乳。
不要强迫患儿进食,按需进食。
科学合理的饮食是要按时对患者进行进食,尽量多次少量,勿过饱,按需哺乳。
出现新生儿窒息后,主要是保证患儿能够呼吸的顺畅,并根据患儿因为窒息产生的并发症,而进行同步护理与治疗。
营造安静舒适的环境,不要经常抱动或者移动患儿。
注意保暖,不要让宝宝因为过热而出现脱水热,也不要因为过冷而出现新生儿硬肝症。空气也要保持一定的湿度。
应及时对脑、心、肺、肾及胃肠等器官功能进行监测,早期发现异常并适当干预,以减少窒息后的死亡率和致残率。
对于母亲来说,新生儿窒息的症状会导致惊吓和焦虑,此时家属应当给予适当的安慰,让产妇及时了解到婴儿的状况,放松心情,安心恢复身体。
特别注意宝宝的抵抗力十分的低,所以不要让过多的人去触摸小宝宝,以免带来病菌。也要避免宝宝出现窒息后的并发疾病,出现异常要及时的进行治疗。
重视孕前体检,怀孕后按时进行产检,尽早发现问题,尽早解决。孕妇在孕晚期应该每日数胎动,一旦发现胎动异常,应马上就诊,加强围生期保健,及时处理高危妊娠。
孕前可每年进行一次体检,怀孕后每月按时产检,孕妇出现高血压、高血糖等症状要进行及时的治疗。
加强围产保健,及时处理高危妊娠,定期检查高危新生儿的身体,以便及时发现异常采取治疗。
加强胎儿监护,在临盆时检查胎儿的缺氧情况,避免和及时纠正宫内缺氧。
密切监测临产孕妇,保证孕妇能够顺利生产,避免难产。